大宗商品涨跌榜-生意社

本社首页 > 商品动态 > 正文

玉米多空博弈开启 市场走势明显分化

https://www.100ppi.com  2021年03月05日 11:56  粮油市场报

  中长期看,大规模进口和其他谷物替代作用显现后可能造成玉米价格向两个方向“奔走”。未来几个月,国内玉米市场也将迎接一轮轮“利空”考验,其价格将继续面临高位震荡回调风险。

  春节过后,以深加工企业积极开工挂牌收购为开端,我国玉米市场购销逐步恢复,不过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价格再创新高,山东地区玉米到货量先增后减,玉米港口价格北涨南跌,反映出南北产销区玉米供需局势差异和关内外玉米流动博弈激烈。利多题材炒作缺乏,非洲猪瘟影响程度不明,国产小麦替代及进口谷物库存增长,近期我国玉米市场多空胶着,博弈开启。

  市场价格走势明显分化

  近一周,我国主产区玉米购销热度区域分化,北方玉米南运量降至“冰点”,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量保持低位,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门前汽运到货量跌宕起伏,玉米价格涨跌略有不同。目前,黑龙江、吉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集中在2650~2900元/吨,节后涨幅20~100元/吨;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集中在2920~3130元/吨,节后涨多跌少;辽宁锦州港收购尚未恢复,鲅鱼圈一等玉米价格最高触及3010元/吨,南方销区持续高位回调,较最高价累计下跌50元/吨之多。

  加工企业备货需求依旧

  春节长假过后,深加工企业因前期持续消耗,库存量有所下降,随着复工的开启,玉米用量持续加大,整体收购市场有所恢复,但因贸易商和农户售粮活动较少,北方深加工企业挂牌价格继续创下历史新高,原料成本高企导致酒精亏损压力持续。以新玉米挂牌价估算,近一周黑龙江西部每生产1吨玉米酒精理论亏损200元,吉林企业每生产1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93元,山东企业每生产1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67元。据估算,国内玉米淀粉行业开机率为51%,玉米酒精行业开机率为43%。

  政策调控手段再度升级

  2020年12月,国家调控手段升级,临储玉米定向投放。继今年1月26日投放了17085吨中央储备玉米之后,2月份没有临储玉米投放消息,春节后玉米价格仍在上涨,政策调控手段再度升级。2021年3月4日黑龙江定向投放1427吨临储玉米,同日北京投放24066吨中央储备玉米,山东投放6790吨中央储备玉米,河南投放7400吨中央储备玉米。春节后政策粮投放重启,市场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对握有大量粮源的贸易主体心理作用更多。

  非瘟疫情消息二次发酵

  据了解,目前国内毛猪均价27.79元/公斤,周环比下跌2.36元/公斤,头均盈利1387元,较上周下降13.64%,同比缩水48.9%。2020年末的几轮寒潮天气引发的生猪常规性疫病(口蹄疫、仔猪腹泻等),对出栏猪只的影响比过去加重,这对二季度中后期的生猪供应将带来影响。不过官方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35%;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35.3%。对玉米消费而言,短期疫情更多的影响应该是在心理层面,只是出现的时机恰好在“利多”因素大多兑现之后。中长期看,非洲猪瘟对生猪供应量和饲料消费的利空影响是否高估有待观察。

  国产小麦替代遍地开花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内玉米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饲料中小麦替代比例和范围不断扩大。国内玉米与小麦的价差不断扩大,国产小麦替代遍地开花。今年前两个月,国内主要地区小麦和玉米的价差已扩大至500元/吨之多,接近2011年年中水平,2011/2012年度我国饲用小麦消费量高达2000万吨。

  截至目前,河南郑州地区玉米、小麦价差为420元/吨,上月同期为38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为400元/吨,上月同期为350元/吨。近期玉米、小麦价差进一步拉大,后期饲料企业将继续加大小麦替代玉米的使用量。同时,今年1月至2月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成交量高位运行,饲料企业多备有一定的小麦库存,后期将制约其对玉米的采购需求。

  截至2月24日统计,自2020年10月以来,国内托市小麦累计成交3165万吨,这也是国家在提高小麦拍卖门槛后,市场传闻小麦拍卖底价可能提高的原因之一。当然,这或许还需要观察小麦拍卖成交情况。

  南方进口谷物库存增长

  从库存结构来看,截至2月末,广东港口谷物库存结构中,进口玉米和高粱、大麦库存比重进一步提高,内贸玉米仅占26%,受此影响,广东玉米价格与北方市场不仅持续倒挂,集装箱优质玉米价格也出现回调。

  另据统计,截至2021年1月底,美国向中国出口玉米合同累计已经超过1769万吨,已接近业内预期的2000万吨。1月份我国共进口乌克兰50万吨玉米和12.5万吨大麦。截至2月25日的一周,我国买家装运了34.7万吨美国玉米,加之上周装运的15.6万吨,在近1个月里,我国共装运约57万吨美国玉米,还有约10万吨的美国高粱也在2月底前完成了对我国的装运。除了对原有的进口来源国增加采购量,我国也在不断开辟新的进口来源。

  虽然当前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最高可达4个月,但是距离新粮上市还有4个月,华北多数深加工企业低于1个月,预计短期内我国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的“不安全感”仍在,也是推动玉米价格高位波动的主要力量。

  (文章来源:粮油市场报)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经过授权并注明来源生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dana@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