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米价格走势
2、玉米动态
2020年1月和2月份的进出口数据推迟公布,据海关最新统计显示,2020年1-2月中国玉米、高粱进口量同比大增,大麦、稻米和小麦进口量同比下降。其中,玉米进口量达到93.2万吨,同比增加36.6万吨;高粱进口量30.2万吨,同比增加30.1万吨;大麦进口量73.7万吨,同比减少76.5万吨;DDGS进口量为0.8万吨,同比减少0.6万吨。
虽然当前全球疫情确实容易引发市场短时间的恐慌,包括对粮食供应的担忧,但对于疫情已逐步平息的中国而言,过分担忧未来玉米供应、大量囤积大可不必。
近期玉米期货表现抢眼,3月以来玉米主力2009合约持续上攻,至今已累计上涨近60元/吨,最高冲至2062元/吨高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基层粮源快速消耗,大量粮源转移到贸易主体手中,同时临储拍卖提价传言点燃期现市场做多热情,市场各方对远期需求的恢复抱有较大信心。我们认为需求端长期恢复基调没有改变,但恢复速度可能远不及市场预期,当下价格快速上涨有提前透支预期的可能。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告显示,截至4月1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9024万吨,同比减少1075万吨。一方面,购销数据显示出2019年黑龙江等地玉米受天气影响减产幅度较大,粮源供应总量下降;另一方面,3月份以来,农户卖粮加快,余粮迅速向贸易商转移,囤粮积极性增强,支撑产区玉米价格;再则,受远期需求良好的预期支撑,投机资金炒作情绪较高,支撑玉米期货价格坚挺上涨,同时也向现货市场传递出较强支撑。
进入4月份后,国内玉米市场影响因素多空交织。虫害可能威胁国内玉米产量,加剧市场担忧;农户和贸易商惜售,供需暂时性不平衡,下游企业观望情绪增加,短期警惕玉米价格高位调整风险。
纵观玉米市场,周末期间玉米市场再度走强,市场心态再度被点燃,贸易环节看涨预期浓厚,近期要重点关注下游承接能力,如果下游承接积极,玉米市场不排除继续冲高可能。
作为我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皖北地区夏秋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玉米比较效益相对不错,农户种植积极性保持稳定。
临储玉米拍卖的消息接踵而至,各种版本(包括底价上调、不做调整等)的预测蜂拥而至。目前市场上所流传的几个版本中,声音最为响亮的便是拍卖底价保持与去年一致。以此假设为前提,底价不变的玉米拍卖开启之后,对当前现货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主要农产品未来10年市场走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