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米价格走势
2、玉米动态
7月份,临储玉米拍卖热情不减,持续保持100%成交,成交均价达到2017元/吨水平,平均溢价攀升至350元/吨,全国玉米收购均价当月上涨123元/吨,期货价格更是上涨221元/吨。
近日,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均出现回落,其中部分地区现货玉米到厂价下滑了120元/吨左右。更为重要的是在市场价格走低之后,当前现货市场出现了较多的有效粮源,部分中小型贸易商抛售较为积极。
今年5月至7月,国内玉米市场可谓气势如虹,价格走势的风向标——山东地区到车数量以及港口到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给市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真的没粮了,这也是临储拍卖在进入7月份后越拍越高的主要支撑因素。但从第11轮拍卖之后,玉米市场开始迅速降温,全国各地玉米价格纷纷下调,部分终端甚至出现日内连续下调收购价的状况。
随着国家在临储拍卖中不断提高保证金、缩短出库周期,同时限制部分出库率偏低的企业参与交易。玉米临储拍卖火爆局面有所降温,第11周的拍卖成交率虽然仍维持在100%,但平均成交溢价较前一周下降35元/吨左右。而增加定向稻谷和小麦拍卖、增加进口粮源储备等选项也成为影响短期玉米市场预期的重要因素。
据生意社了解,2020年8月20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及联网的各省(区、市)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组织开展国家临储玉米竞价交易会,计划上市交易国储2014、2015年国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一区玉米3999583吨,成交3999583吨,成交100.00%,最高价格2200元/吨,最低价格1760元/吨,成交均价1959元/吨。
农业农村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司长唐珂: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洪涝灾害影响和国际粮价震荡传导,我国粮食市场运行出现了阶段性波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粮食价格监测和市场供求形势跟踪分析。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粮价稳中有涨,品种间走势有所分化,不同环节价格波动有所差异。7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均价每百斤122.4元,环比涨0.2%,同比涨1.7%,其中稻谷价格涨幅最小,小麦次之,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收购、批发环节粮价涨幅偏大。我国粮价总体保持稳定,有三个基本面因素支撑:
今年中国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中国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26日表示,玉米价格属于恢复性上涨,大体仍处于合理区间。
8月27日临储玉米拍卖将以组合投放的方式进行,让市场对临储拍卖是否完结开始“浮想联翩”,临储玉米拍卖在预期的“最后一拍”基础上或将上演“续集”,为市场提供充足的粮源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