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猪价格走势
2、生猪动态
近期,受消费季节性回升、冻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响,全国猪肉价格明显上涨。而随着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不少人担心期货会放大猪肉价格波动。对此,专家表示,决定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目前,我国猪肉需求相对稳定,虽然供应仍处于偏紧状态,但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自1月8日上市以来,生猪期货5天累计下跌18.9%。但生猪现货市场的走势正好与之相反。
自国内生猪期货运行以来,盘面以稳定为主,市场情绪波动不大。在前期的套保以及“保险+期货”资金积极入场后,盘面价格来到了24—26元/公斤的区间。笔者认为,这一价格波动区间有望在多个因素的支撑下实现上移。一方面,非洲猪瘟疫情仍然严重威胁着养殖恢复的进程;另一方面,养殖效率低下限制了同样数量能繁母猪能够提供的实际出栏生猪数量。此外,期货市场较深的贴水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市场价格,同时成本等因素限制了下方空间。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22日表示,随着新增的生猪产能陆续兑现为猪肉产量,猪肉市场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后期供需关系将会越来越宽松。
3月2日,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日,虽然生猪价格整体高位运行,但是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国内生猪产业已经逐渐走出了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2021年,随着新增的生猪产能陆续兑现为猪肉产量,后期供需关系将会越来越宽松,生猪及猪肉行情逐步回归常态。
监测显示,1月和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分别增长1.1%和1.0%,同比分别增长35.0%和34.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5.0%,全国生猪存栏量保持在4亿头以上。
步入2021年春季,价位一度居高不下的“二师兄”迎来了“跌跌不休”的局面。4月初,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哈尔滨等市场发现,多地猪肉价格一度跌至30元/斤左右。而受市场猪肉供给增加等影响,猪肉批发价格已连降10周。
近期,猪肉价格持续走低。5月11日生猪主力合约以24950元/吨报收,相比于2月中下旬高点,下跌幅度约16.29%。从该合约整体走势看,在1月中旬到达24460元/吨后见底开始逐步反弹,2月24日最高上涨至29805元/吨,随后逐渐回落,近期已接近1月中旬低点。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6月21日-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