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外盘棕榈油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滑。马盘棕榈油指数节前收盘报价2841林吉特/吨,截止本周五马盘收盘报价2521林吉特/吨,累计下滑11.26%。
马盘棕榈油价格的大幅下滑,主要受到了中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冲击,各省份为此都采取了隔离和延期开工的政策,这使得大部分行业的运行在短期内都受到了影响。运输和施工的减少,使得国际市场担心短期内中国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了原油价格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大幅下行。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近两周内累计下跌12.56%,从65.35美元/桶下滑至57.14美元/桶,原油价格的下滑直接推动了马盘棕榈油价格的下行。
目前来看,国际棕榈油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棕榈油价格的下跌仍是短期的表现,市场上恐慌情绪占据了主导。短期内中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可能还将延续,只有当疫情出现缓解后市场情绪才可能有所改善,考虑到03年非典疫情延续的时长,我们很难看到棕榈油行情能够较快的发生扭转。本次棕榈油价格的下滑,将给出一个较好的买点,但何时能迎来行情的翻转,仍需要耐心等待中国疫情的好转以及国际市场信心的恢复。
一、东南亚棕榈油基本面状况
整体来看,东南亚棕榈油基本面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在1月21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1-20日,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环比降17.02%。考虑到马来春节放假两天的影响,马来1月整体的产量预计仍将出现较大下滑。
马来西亚12月棕榈油产量为133.4万吨,考虑到2019年春节在2月进行,那么马来西亚1月下旬的产量有较大概率继续下行。即使在17%减产幅度不变的情况下,马来1月的产量也会接近110万吨,甚至要低于2016年的水平。在季节性减产的影响下,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要进入3月后才能出现反弹,在4-5月才能有较好的回复,整体供需上依旧处于偏紧的状态。
在MPOA数据发布的当天,马盘棕榈油价格出现了较大的增长,随后受中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不断下滑。在春节期间,马来西亚棕榈油消息面上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利空。1月31日,各船运公司给出了相关的出口数据统计,马来西亚1月1-31日棕榈油出口状况如下:
-ITS: 环比下降7.35%,至1223548吨
-Amspec:环比下降8.73%,至1231385吨
-SGS: 环比下降7.9%,至1220484吨
可以预计马来西亚1月棕榈油出口量环比下滑量在8%左右,12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在139.6万吨,下滑8%的情况下出口量预期为128.4万吨,和2016年近似。通常来讲1月棕榈油出口量都会出现季节性下滑,今年有所不同的是,印度政府对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口采取了抵制,除了完全禁止精炼棕榈油的进口以外,还非正式途径通知进口商不要进口马来西亚的毛棕榈油,因此这使得短期内马来棕榈油出口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
我们认为印度对马来西亚的棕榈油抵制并不会减少印度棕榈油的实际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印度1月初棕榈油库存仅有137.5万吨,是近年来的最低值。印度对棕榈油的进口需求将因此转向印度尼西亚。由于印尼数据的公布极度滞后,目前我们在GAPKI上仍只能看到2019年10月的数据公布,因此我们无法看到印尼在1月的实际出口额。但是我们可以等待印度数据的发布,只要印度1月棕榈油进口量出现较大增长,那么就意味着印尼棕榈油出口量出现了同样的上浮,整体东南亚的棕榈油出口需求依然较好。
由于今年全球斋月起始时间在4月26日,这意味着3月全球穆斯林国家对棕榈油的进口需求就将出现较大增长,3月棕榈油供需将变得较为紧张,棕榈油价格也将在3月得到较强的支撑。但是短期内中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的商品价格依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取决于中国疫情的持续时间和相关产业的运营状况,短期内对原油的消费需求会有所减弱,这也促使了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行。
对东南亚棕榈油而言,其本身基本面状况并没有发生较大改变,中国对棕榈油的需求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短期内棕榈油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到了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行的影响,这可能会波及到印尼B30政策的推广,但是考虑到印尼政策B30是强制性推行的政策,一旦原油价格能够企稳,那么棕榈油价格也将上行。
从技术面来看,马来西来棕榈油指数在2500林吉特有较强的支撑力,预期在原油价格不出现进一步下滑的基础上,棕榈油价格有望在2500林吉特左右走稳。中国疫情控制的逐步稳定也将推动棕榈油价格的再度上行。
二、国内植物油库存低下
中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产生,使得短期内油脂油料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开工的延迟导致了油厂开工率的下滑,这使得相应大豆的进口量也出现了下滑;另一方面下游养殖企业出货量有所减少,虽然饲料需求依然存在,但是由于道路和活禽的管控使得后续补栏势必受到影响,短期内下游饲料的产量将出现下滑。对油脂来说直接的后果就是豆油产量将出现下滑,虽然说豆油价格将因为棕榈价格的下滑出现同步的下行,但豆棕价差有望因此有所提升。
截至1月17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85.09万吨,较上周的87.75万吨降2.66万吨,降幅为3.03%,较上个月同期93.2万吨降8.11万吨,降幅为8.7%,较去年同期的142.3万吨降57.21万吨降幅40.2%,五年同期均值111.93万吨。
截至1月17日,全国菜油商业库存为27.22万吨,较上周的29.72万吨下降2.5万吨,降幅为8.41%,较去年同期的51.41万吨下降24.17万吨,降幅为47.05%。
整体来看,国内油脂库存处于偏紧的状态,由于全国假期的延后,油脂库存在短期内将继续处于紧缩状况,豆油和菜油库存在2月下旬可能会进一步下滑。随着复工率的增长,油脂库存继续下滑的状况将出现缓解。预期节后首周油脂价格将出现较明显的下滑,考虑到美豆价格在本周大幅的下行,给国内下游油厂较好的买入机会,可以逢低大量买入美豆远期合约。
国内油脂供应有望在3月后再度增长,一方面中国疫情预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另一方面南美大豆集中上市,油脂价格的提前下滑将使得3月后下跌空间有所受限,盘面波动的加剧可能会带到较好的交易机会。
三、节后油脂交易机会
由于外盘美豆价格和棕榈油价格的大幅下行,国内2月3日开盘后盘面油脂价格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下滑,棕榈油很可能出现开盘跌停的情况。本次油脂价格的大幅下滑,并非是由于基本面出现了大幅的扭转,尤其是棕榈油的国际供需方面依旧处于较为紧缩的状态,短期内中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使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恐慌,当疫情得以控制社会秩序恢复稳定之后,油脂价格势必将重新回归基本面之上,对我们而言,油脂价格的过度下跌可能会给出较好的买点。
棕榈油方面,国内进口量主要以食用为主,这其中油炸用油占据了24度棕榈油的主要使用范围,本次疫情的暴发,短期内会对餐饮业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豆油和棕榈油价格都会受到较强的冲击。考虑到3月是全球棕榈油的消费高峰,在此之前如若中国疫情得到控制,油脂价格仍将出现较大的反弹。
考虑到中国本次疫情的持续时间不可控制,我们在棕榈油价格过度下行的情况下,可以将棕榈油做多标的从5月移向9月。由于外盘棕榈油在节日期间下跌了10%以上,国内棕榈油价格很可能出现相应幅度的下跌,2009合约在节前价格收盘价为5812元/吨,跌幅10%以上的情况极有可能回到5200元/吨左右,在恐慌情绪的情况下,棕榈油价格甚至可能跌至5000元/吨左右。
我们认为如果棕榈2009出现大幅跌至5200元/吨以下的情况,可以考虑分步买入建仓。国内疫情大概率在下半年得以恢复,在7-8月属于全球棕榈油的消费旺季,棕榈油价格有望再度出现上行。对我们而言,本次棕榈油价格的大幅下行,给出了我们潜在的买入机会,但是由于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持仓一定要偏小,原则上我们不建议在当前行情下进行卖空。这主要是因为开盘前两日很可能以跌停开盘,难有入场的机会,在大幅下行后的反弹则给予了卖空不确定性的风险。
由于豆油供应的偏紧,国内豆棕价差有望在开盘后出现大幅的回升,对我们而言,仍将给出较好的入场机会。远期豆棕价差仍有望得到恢复,但具体时机需要耐心等待,5月/9月价差都有可能回到1000元/吨的范围。当市场情绪得到平复之后,豆棕价差将可能再度缩小,届时可以考虑选择9月合约入场。
总结及操作建议
国内油脂行情在开盘后可能会遭遇大幅的下滑,但这主要是受到了中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短期影响,其本身基本面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尤其是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1月仍将出现较大的下滑,2月10日MPOB发布月度数据后我们将得以进行验证。在印度进口量不变的情况下,国际棕榈油价格有望在3月得到企稳。
本次事件的暴发,对油脂市场而言给出了长期买入的机会,在中国相关产业运行得到恢复之后,油脂价格也将重回基本面之上,对交易者而言可以考虑持金耐心等待,暂时远离市场交易,待反弹信号明确后再度入场。
(文章来源:方正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