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来到了正月初十,往年这个时候,工人返乡大潮已经拉开帷幕,织造企业应该正在为能不能招到熟练工人而头疼,市场上一片热火朝天,但现在情况却恰恰相反。
随着新型肺炎疫情的不断发酵,江浙等传统纺织集群纷纷发布了各自应急预案,要求当地企业的开工时间不能早于2月9日,以控制疫情的传播。
受此影响,纺织企业的开工时间普遍被延迟到元宵节以后,且随着疫情的发展,元宵节后是否真的能开工,能开启多少机器都是未知数。
可以说,今年开年的情况是纺织人从未遇见过的,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行情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2019年,聚酯行业一直被高库存的情况困扰着,聚酯工厂平均库存最高达到了24天,再加上年前那波去库存行情不利,截至春节放假之前,聚酯工厂的库存依然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
受高库存的拖累,聚酯产业链上各类产品,包括PTA、涤纶长丝、PX的价格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下跌。以涤纶DTY150D为例,就从年初的近1000元/吨下跌到了年末的8850元/吨,下跌幅度超过1000元/吨。
在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织造企业纷纷推迟自身的开工时间,但聚酯工厂虽然今年过年检修力度空前,但毕竟不是全部停止开工,仍有大量涤纶长丝在每天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当织造企业真正开始恢复生产以后,聚酯工厂所存在的涤丝库存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另一方面,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织造企业恢复开工的速度或许会比预想地更慢一些。
可以预见的是,届时在聚酯工厂史无前例的高库存下,为了去库存,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跌倒谷底的聚酯产品价格很有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中国贸易出口因此受到了一定的打击,美国商务部长甚至说出了“中国疫情有助于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话。
近年来,纺织行业整体一直在从中国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区转移,虽然受制于基础配套产业链,工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地区目前只能承接一部分低端产品的生产。
但一方面,20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加速了中国纺织产业向东南亚地区的转移。
随着2020年初中美贸易摩擦缓解,这种转移势头原本是有望缓和的,但是随着疫情的爆发,大量的外贸刚需存在,如果中国地区的产能没办法供给上的话,纺织产业转移的步伐势必还会加速。
但也并不全是坏消息。一方面,2019年因为行情不佳,织造企业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常规产品库存亟待消化,而这些库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延迟开工对市场上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受技术水平影响,目前一部分纺织品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能够给出物美价廉的选择,因此,这部分订单也不太可能转移。
小编认为,一定程度上的报复性反弹是存在的。中国“世界工厂”的名号不是假的,作为世界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国,中国的生产的大部分纺织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衣食住行”中“衣”是第一位的,人们对于纺织品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因为疫情的发展而大幅衰退,更何况是国外市场,几乎未受此次疫情的影响,可以说“刚需”尤其是外贸部分的“刚需”是依旧存在的。
因此小编判断,在纺织行业的产能开始逐渐恢复及疫情的影响逐渐开始减弱的时候,纺织行业将会有存在一个订单的集中爆发期,尤其是外贸订单,在几个月的积压之后,有极大的概率将会报复性反弹。
(文章来源:中国绸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