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南国“神草”的文山三七在文山州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992年,文山州委、州政府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将三七列为文山州支柱产业之首。如今,通过历届州委州政府以及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持续几十年的努力,三七产业在文山大地已进入种植新领域。
位于砚山县盘龙乡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园,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苗乡三七成功与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文山三七研究院等全国各地科研单位合作,组建研发团队,通过数百次的反复试验,先后选育出了“苗乡抗七1号”“苗乡三七1号”、“滇七1号”等四个新品种,让三七在种植过程中减少病虫害、提高成活率和产量,增加不良环境抵抗能力等特性,为文山州三七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选出来的品种会有高产的、会有抗性比较强的、会有抗重茬比较强的,它大大提高了三七的保苗率,实现了有效增产。”文山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成果转化与示范部经理倪江勇告诉记者。
依托好苗好品种,苗乡三七大面积实施GAP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模式。丘北县树皮乡小新寨苗乡三七GAP标准化种植基地位于大山深处,远离城市和工厂,没有外部环境的污染,空气格外清新。加上这里松软的沙土,为基地的300余亩三七提供了最佳生长环境。
“就像我们这种有点缓坡,地不容易积水。土质要松散,土质松散种三七根系好,不容易臭,这块有一定好处。”文山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高级技术员肖兴磊说,在中耕管理过程中,苗乡三七除草、施肥、用药等多个方面都严格按照GAP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模式进行。“除草这块我们完全用人工除草,不适用除草剂这些,避免除草剂残留因素的影响,这个对三七品质、土地环境都有好处。在整个农药使用这块,我们基本上使用国家规定的、可以使用的农药,就是一些综合的技术体系。”
通过这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的三七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不仅提升了三七品质和产量,而且提高了三七科技化、产业化水平。从源头上控制了三七药材的质量,达到原产地《文山三七》的国家质量标准。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双丰收。
利用这一有利优势,文山州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广,目前全州三七企业基本都实施GAP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模式。而七农也正逐步从粗放型种植模式向GAP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模式转变。三七种植正朝着规范化、科技化、基地化、标准化迈进,三七产业发展规模和格局均得到极大提升。
今年上半年,文山市三七种植面积7.57万亩(市内种植1.52万亩,市籍七农州外种植6.05万亩)。2018年,文山州内三七在地面积25.23万亩,产量1.42万吨。目前文山州已发展基地企业、合作社近70户,形成了云白药七花药业、天士力、特安呐、苗乡三七等一批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并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基地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文山三七基地标准化发展水平、三七原料品质以及三七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已走在全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的前列,确保了文山作为优质三七原料供应基地的地位。
(文章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