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记者今天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山东作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加工转化大省,粮食总产连续六年在1000亿斤以上,年粮食购销总量在2800亿斤以上。另外,小麦是我省的主要口粮,今年我省小麦产量达到513.77亿斤,约占全国19.5%,稳居全国第二位。
全省粮油加工转化能力均居全国前列,小麦加工年处理能力877亿斤,占全国22%;玉米加工年处理能力545亿斤,占全国21%;花生油料年处理能力60亿斤,占全国39%,保障粮食质量安全责任重大。
在节粮减损方面,自2017年起,省里将安全储粮纳入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对地方储备粮油储存发生较大、重大、特大事故的市予以扣分。指导各市县执法机构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和政策性粮食销售等环节中的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造成粮食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现在正积极推进《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立法进程,下一步将把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内容纳入条例。
我省粮食产后损失不断降低。在84个县建成280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有效缓解农户粮食收获后“晒粮难、储粮难、销售难”等问题。全省新增粮食烘干能力3.3万吨/天,产后损失降低4个百分点。据统计,2019年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共筛选除杂粮食713万吨、烘干降水粮食221万吨。今年入汛以来,受阴雨天气影响,我省粮食产后烘干需求迅速增长,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汛期共筛选除杂粮食385万吨,烘干降水粮食219万吨,有效减少粮食损失,保障了农户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农户储粮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建设,累计发放科学储粮示范仓98.8万个。储粮示范仓上不漏、下不潮、密闭严,防虫、防鼠、防火、防霉变,能够在3-5年内保持粮食品质基本不变,比传统方式储粮损失降低5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粮食产后损失近5万吨,按市场价格测算,助农减损增收1.2亿元。
(文章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