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20年,北京全市生猪存栏32.18万头,出栏17.55万头,顺利完成2020年生猪生产任务目标。同时,北京已建成17家标准化、规模化、高级别生物安全生猪规模养殖场,设计总存栏量可达50万头。
据介绍,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后,北京市生猪存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为了尽快恢复生猪生产,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生猪产业优化提升发展和保障猪肉市场稳定供应工作方案》,加快构建高水平生物安全防控屏障和三级供应保障体系,促进生猪产业加快恢复。
在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的一家生猪养殖场里,以前传统的平层猪舍养殖模式已经淘汰,改用3层楼房猪舍养猪。据负责人介绍,这种养殖方式,不但能够节约土地,还便于实现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降低了饲养人工成本,符合节约型农业的要求。
在猪舍的设计上,夏季通过水帘降温设施达到降温效果,冬季利用绿色清洁能源提高猪舍的温度。通风系统方面,进风口和出风口加装了空气过滤装置,这可以减少病原和有害气体排放。在漏粪工艺方面采用高架网床式,保证通风效果,同时可以保护猪蹄,改善生猪的生长环境。
在平谷区东高村镇新希望智能养猪场里,一进场区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育肥楼、全密闭立式发酵罐,丝毫闻不到粪臭味。据场区负责人介绍,猪的排泄物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成为沼液还田,用于改良土壤成分,促进当地生态发展。这里配套了先进的粪污处理设施,对于液体废弃物,运用厌氧和好氧的处理方法,达到沼液施肥标准或者农田灌溉标准,全部还田利用。通过全密闭智能好氧堆肥发酵系统,将固体废弃物快速无害化处理,生产有机肥,打通了种养结合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了种养结合的基本体系,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
据了解,像这样标准化、规模化、高级别生物安全生猪规模养殖场,北京市现已建成17家,总设计存栏达到50万头。新建、改扩建生猪养殖场和现有生猪养殖场满负荷生产,可以保证本市猪肉10%的自给率。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