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报道,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16年揭牌成立,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宝武的发展重点是什么?钢铁行业又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对此进行了解读。
陈德荣:“亿吨宝武”发挥集聚效应,引领中国钢铁业。
目前,中国宝武已覆盖了板、卷、管、棒、线、型等全品类钢铁产品,2020年中国宝武粗钢产量达到1.15亿吨,实现了“亿吨宝武”的历史性跨越。
记者:2020年中国宝武的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这样一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陈德荣:我们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实现了一个规模的引领,对中国的钢铁行业来说,我认为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因为过去多年,中国已经占了全球钢铁产量的一半以上,但最大的钢铁企业不是中国的,而是安塞乐米塔尔,我觉得跟中国在全球钢铁行业的地位不相称,这么大的行业必须要有相应的几家龙头企业来引领。但是现在“十三五”实行下来,我们头10家企业的整个市场份额只有36.7%,所以中国的钢铁业的产业集中度远远不够,宝武率先达到这样的规模水平,对整个行业来说可以起引领示范作用。
记者:实际上1996年,那时候全国的钢铁产量才只有1亿吨,到现在一家企业的产量就能超过1亿吨,这中间的变化证明了中国钢铁行业近几年发生了很大转变。
陈德荣:首先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高速发展的经济,特别是中国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钢铁作为一个强大的支撑,所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带来强劲的需求。再加上这个行业本身是因为像宝钢工程,当年这样一个例子,以及20多年民营钢铁企业的崛起,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从而实现了跟国民经济的一个非常好的互动。
记者:在过去的2020年,实际上疫情对于不同行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于我们钢铁行业来说,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变化?我们有哪些应对和调整?
陈德荣:我觉得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整个钢铁工业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社会的市场消费减少了,对钢铁工业就必然带来需求减少。我们如果多生产,就会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在疫情期间,我们发挥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用,在整个长江沿线,从上海、南京、马鞍山到鄂州、武汉一直到重庆,整个长江沿线都有我们的钢铁基地的布局,这样就带来一个互相的、保产的支持、网络的协同。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很多企业因为物流不畅而出不去,比如武汉出来的产品,到了上海没有码头给卸,我们到了南京,有南京的梅山钢铁帮着卸货,到了上海有我们宝钢的码头帮着卸货,所以也保证了我们武钢在疫情期间正常的、稳定的对外物流,从而保证了生产,所以这也体现了我们一个大规模企业协同性,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
记者:除了疫情,实际上,去年整个铁矿石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得也比较多,这个是不是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陈德荣:去年铁矿石价格疯涨,对钢铁行业的效益肯定有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去年我们钢铁行业整个的产量水平、营业收入创造了历史新高,但是去年整个行业的利润反而比前年下降了百分之七点几,应该说效益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宝武去年利润增长了32%,当然有一些是资本运作的因素,但我们去年也狠抓了内部的管理,提升生产组织的效率,通过效率提升,降低成本。
记者:中国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恢复,这是不是也带来一定的机遇?
陈德荣: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从疫情当中快速恢复出来,并且展现了非常强劲的发展后劲,这对于我们整个行业来说,未来的发展就充满了非常大的希望和机遇。本身国内的基本建设,消耗了大量的需求。同时,从全球来看,国外生产比如家电的出口,民众都宅在家里,家电的用量特别大,它自己国内的厂子又生产不出来,所以大量都从中国进口,带来了我们出口的增长,带来了钢铁这种基础材料的需求增长。
陈德荣:推进低碳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未来氢冶金比碳冶金更有竞争力。
记者:对钢铁行业来说,要迎接的另一个挑战就是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结合这个大目标,我们集团有没有制定一个分阶段的小目标?
陈德荣:前不久,我们提出了宝武在未来低碳绿色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提出来,今年宝武要发布宝武绿色低碳路线图,并且提出了2023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要具备能够减碳30%的工艺技术的能力,2035年实现减碳30%,到2050年力争碳中和。
记者: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怎么突破和解决?
陈德荣:第一,我认为随着宝武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建设,我们在这些年进行了专业化的资本联合重组,宝武体系内进行内部的生产线和基地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极致地提高生产效率,效率提高了,消耗就减少了,消耗减少了,整个单位产品的排放总量就下降了;第二,我们组建一个绿色低碳冶金的基金,来支持绿色低碳冶金的创新科技研发以及一些试验的项目,这个项目以宝武为主出钱,现在有很多供应商、同行也愿意一起加入基金;第三,我们前几年已经在布局,组建了一个绿色低碳的创新基地,在八钢,就在新疆乌鲁木齐,利用它的一些产能装备做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应该说现在也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成果。另外,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做一些创新研究,比如高炉原来焦炭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把一氧化碳捕集以后再跟氢进行反应,制成一个制成品,从而减少排放。
记者:要实现这种碳减排的目标,我们现在亟待补充的短板是什么?
陈德荣:工艺技术创新的问题。因为现在新能源制氢成本比较高,跟碳冶金在成本上面,还没有办法进行竞争。但是我觉得,一方面,氢的新能源的大规模使用以及成本的快速下降,比如太阳能现在上网只要两毛钱了,我记得20年前要好几块钱。对未来前景我们比较看好,现在污染排污这一块碳税还没收,如果未来二氧化碳排放就要付碳税,现在欧盟有些国家都已经开始实行了,如果再加上谁破坏环境谁就要负责,那么碳冶金的成本就会提高,而氢冶金的成本就会下降。到最后,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完全有可能氢冶金会比碳冶金更有竞争力。
记者:过去5年,也是我们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看到整个钢铁行业是在去产能的状态下实现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在压缩掉过剩产能之后,我们目前是不是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以兼并重组为主的优化升级的阶段?
陈德荣:在“十四五”期间还要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坚决压缩过剩产能,抑制新增产能的发展。这样就进入到了一个存量的联合重组的阶段,其实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在推动这项工作,大家也都看到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可能也是一些比较好的企业的重大机遇。
记者:这最终会给整个钢铁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或者是说我们希望国内的钢铁行业变成什么样?
陈德荣:我觉得集中度提高了以后,最后实现了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这个时候大家会因为规模效率、资产效率都提高了,会更多关注通过创新来提高效率,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
陈德荣:钢铁行业要做到大而精,追求极致效率。
而实际上近年来,钢铁行业也在逐渐告别“傻大黑粗”,向智慧化变身。走进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冷轧厂C008热镀锌智能车间,没有传统钢厂的灯火通明,看到的是一间“黑灯工厂”。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行车无人化、物流作业无人化、3D岗位无人化,从而降低了能耗、提升了生产效率。
陈德荣:通过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来实现对一些传统的产业生产流程的改革,从而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另外,从一个基础材料变成一个高端材料,对整个国民经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支撑。我们现在也在开发,也进入到一些新材料的领域,怎么能够使得钢铁强度更高?实现轻量化。我们也涉足碳纤维、铝合金这些新的轻量化材料,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综合材料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以及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为我们的客户通过服务来创造价值,钢铁本身创造价值,服务也创造价值,提高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
目前,中国宝武在核电用钢、航空航天材料、国家重大工程用钢等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关键材料开发与制造。汽车板品种全球覆盖度最全、国内市场份额稳定保持第一,是全球首个能同时批量生产第一、二、三代先进超高强钢的钢铁企业,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品种最全、最具竞争力的硅钢生产企业。陈德荣认为,未来钢铁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做到大而精。
记者:国内的钢铁行业现在要实现这种高质量发展,您觉得我们现在在关键的核心技术领域和创新上,还有哪些亟待补充的短板和不足?
陈德荣:所有的不足短板,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在产品方面,我们还是有一些极少数的材料,在品种性能这方面还满足不了,有一些甚至也成为了“卡脖子”的事;第二,就是我们最大的问题——绿色,因为作为这么大的能源消费的行业,未来的低碳减排绿色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我们在做大的前提下怎么来做强?就要加大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引领做强,通过效率提升做优,再通过市场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来做大。
记者:让您给2020年的中国经济写三个关键词,你会写什么?然后为什么?
陈德荣:因为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第一,我认为创新,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要进一步提高,就不能再走传统发展的老路,不允许也承受不了。必须要通过创新,通过创新提高我们单位经济量或者单位的实物量的价值水平,从而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第二,绿色,因为整个的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都要绿色化;第三,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我觉得是全球化。从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未来我觉得转型仅仅是通过国内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双循环当然以国内循环为主。但是这个也不是说中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并不是说每一个行业或者每一个企业,都是这样,必然会有产业链、行业的分工,从宝武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双循环当中,可能我们更多的要承担全球化的循环,所以我觉得就是创新、绿色、全球化。
(文章来源:友爱的宝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