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铝集团原董事长葛红林在即将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呼吁,尽快纠正用“两高一资”、“高能耗”定义原材料产业,纠正对原材料产业的政策歧视。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充分看到原材料产业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充分认识原材料产业是制造业的基础,尽快让其享有允许类的产业政策,包括金融、财税、贸易等方面普惠性政策。
据了解,2005年前后,有关部门出台了控制钢铁、电解铝、铁合金、成品油等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的政策。由此,产生了“两高一资”的说法。“随后该说法不断演变为原材料产业的定义,不断出现在政府的文件之中,不仅影响了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的声誉,而且制约了原材料产业项目投资、金融授信贷款、企业上市融资、出口退税等,企业反响强烈,纷纷呼吁纠正政策歧视。”葛红林在提案中指出。
针对“两高一资”的刻板说法以及相关问题,葛红林在提案中给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第一,尽快纠正用“两高一资”、“高能耗”定义原材料产业。葛红林的提案指出,“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产业政策上的不精准,以偏概全的“一刀切”,将误导社会认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制约原材料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纠正用“两高一资”、“高能耗”定义原材料产业,应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科学地制定产业中的“两高一资”产品清单,实施精准的动态调控。
第二,尽量摒弃老眼光,充分认识原材料产业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
据了解,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工作要求,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加强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有色金属产业在2000-2019年期间,铜、铅、锌单位产品冶炼能耗分别下降82.3%、53.3%和65.8%,2020年铜、铅冶炼能耗又比2019年分别下降5.5%和5.6%,铜、铝、铅、锌冶炼骨干企业普遍达到特别排放限制标准,居世界水平。智能制造、碳达峰正成为原材料工业行业的努力方向。有色行业电解铝产能“天花板”已经形成。“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引导社会,摒弃“两高一资”的老眼光,充分看到原材料产业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不再歧视原材料产业。”葛红林在提案中表示。
第三,充分认识原材料产业是制造业的基础,尽快让其享有允许类的产业政策,包括金融、财税、贸易等方面普惠性政策。
原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的产业,也是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在疫后“六稳”和新基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有色金属等原材料正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原材料产业始终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32%左右。而我国2018年经济普查表明,占比为30.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原材料产业的支持,至少让其享有允许类的产业政策,包括金融、财税、贸易等方面普惠性政策。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