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新闻通稿,研究部署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以及粗钢产量压减工作两项重点任务。这两项任务是钢铁行业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为钢铁行业更好的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十四五”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新征程。
一、开启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拉开了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序幕。“十三五”以来,钢铁行业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工作,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为全球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提供了中国方案。但钢铁行业距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十四五”时期,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节能降碳将成为新的重要工作内容。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计划,在统筹考虑碳达峰工作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和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推动绿色产业布局、实施节能升级改造、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广突破性低碳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提升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赋予高质量发展更为丰富的内涵。
二、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
今年的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共提出了六项重点内容,既有过往工作的延续,也有新任务,包含控产能、控产量“双控制”。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持续巩固“十三五”去产能成果,包括退出产能情况核查、历次督导检查整改以及举报核查情况三方面内容。通过检查有效的提高地方政府、企业对巩固去产能成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强化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的政策红线,始终保持对违法违规新增钢铁产能行为的零容忍高压态势,为“十四五”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重点检查各省级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情况和各地方新建项目情况。一方面,强化了国发6号文件中关于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的要求,从组织机构设置的角度保障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持续推进。另一方面,通过历次督导检查,形成了新建钢铁冶炼项目台账式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新建项目的调度和管控,将监管工作的时间节点由事后向事中、事前推进,逐步建立了全过程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是坚决落实新发展任务。本次检查增加了“2021年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情况”的检查内容,并更加注重对工作部署和任务落实的检查,更加精细全面的指导、监督压减工作,坚决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工作力度将全面加严,在自查阶段“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及时组织赴实地指导”,表明了国家对此次督导检查的高度重视,以及坚决将相关工作要求落到实处的决心。
三、以控减排促进新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钢铁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经济建设需要,少量产品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我国粗钢产量主要决定于国内钢材消费,下游市场需求的牵引是粗钢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环境容量、能耗总量、土地、原燃料等制约明显增强,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无法继续支撑我国钢铁行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粗钢产量,钢铁企业逐步进入到在诸多约束条件中寻找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的新发展格局中。
两部委新闻中首次对粗钢压减产量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工作部署,要统筹考虑“六稳”“六保”要求、碳达峰碳中和长远目标以及行业平稳运行等因素,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并明确提出要重点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粗钢产量,避免“一刀切”。
未来,钢铁行业逐步进入到新发展阶段,需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抓手,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推进减量化、绿色化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文章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