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领先的国家,中国不仅将在未来10年保持其市场地位,占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一半,而且还可能大举进入西方市场。
总部位于伦敦的市场分析师CRU表示,这一点在其最近的EV报告中指出,当地的销售将部分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比如要求汽车制造商对新能源汽车的最低销售配额,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价格的持续下降和高质量车型供应量的增加,消费者需求也将增加。
文件中写道:“中国已经宣布了明确的计划,到2025年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提高到汽车市场的20%,到2035年达到50%,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目标看起来越来越有可能实现。”
这位分析师还认为,鉴于中国在制造规模上已经领先于西方,且政府对该行业的补贴正开始减少,中国未来几年可能会开始瞄准国际买家。
CRU指出,尽管可行,但出口电动汽车对中国制造商来说可能并不容易,因为至少在欧洲和美国,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中国汽车品牌在市场上销售,即使在中国,西方汽车的销量也高于中国品牌。
报告指出:“但如果中国电动汽车具有价格竞争力、广泛可用性和适当的市场营销,我们相信它们没有理由不在未来10年在全球取得成功。其他国家也有这样的历史先例。虽然日本汽车现在是全球汽车业的重镇,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汽车在日本以外的市场上是极其罕见的,但在Toyota Corolla上市后,这种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上世纪90年代,韩国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但程度较低。”
特斯拉(Tesla)和达契亚(Dacia)已经采取了一些初步措施,在中国生产廉价的低档电动汽车,并将其销往海外。CRU认为,这意味着如果再有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能够成功地扩大欧洲市场可接受的廉价新能源汽车的产量,那么全球新能源汽车格局可能会经历一次重要的转型。
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报告写道:“如果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成功地将产品销往海外,这将对大宗商品需求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销售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这将加速钢铁、铝和铜等关键汽车材料从欧洲向亚洲的需求转移。”
由于中国电动汽车比西方同行更倾向于使用更便宜、低量程的LFP电池,CRU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的增长将对镍和钴的长期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这位市场研究员还表示,这一假设中有一个很大的“但是”,那就是不能保证西方消费者会接受中国的电动汽车。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地缘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西方国家实施关税改革,以保护国内生产。
“应该记住,电动汽车的领导地位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能力,低价格,或车辆质量的问题。,在进入新市场时,文化壁垒和品牌忠诚度对买家从一个品牌转向另一个品牌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中国制造商在欧洲和北美将面临的重大挑战。”
此外,CRU的专家表示,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欧洲旧大陆正在追赶2020年的水平,即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4%,即使得到越来越多的补贴支持。
不过,中国也可以利用欧洲的巨大需求。欧洲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正超过该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能,因为消费者急于从质量更好的车型越来越多、补贴也越来越多的情况中获益,这为欧洲提供了支持。
(文章来源:Min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