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涨跌榜-生意社

本社首页 > 商品动态 > 正文

浙江:“十四五”综合交通预期有五方面成效

https://www.100ppi.com  2021年05月28日 08:24  浙江发改委

  5月26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举行《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新闻通气会。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任忠、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陆铁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5月26日,省发展改革委举行《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新闻通气会。

  记者:245个重大项目,自提出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规划》项目数量比《重大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中减少了60%,其中现代产业项目59个,减少了约70%,请问这样安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作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军:在总体把握上,这次的项目选择更加突出标志性。重点安排技术先进、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环境友好的引领性、全局性项目。为彰显标志性,突出重中之重,《规划》项目数量比《重大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中的项目数量减少了60%,但项目总投资与“十三五”基本相当,大项目明显增多。经梳理,《规划》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的单体项目142个、100亿元以上的86个,大项目数量占比明显高于“十三五”。

  在产业项目方面,浙江省一直高度重视产业项目和产业投资。《规划》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稳步上升,以此推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一左右。在项目安排中,考虑到产业项目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大的特点,《规划》更加强调对产业项目布局的引导作用。现代产业领域的项目安排,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聚力绿色石化、现代纺织、汽车等支柱产业,围绕第三代半导体、柔性电子等未来产业,攻坚其他高端装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抓“链主”企业和关键企业重大项目招引,着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同时,为更好引导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对重大项目的空间布局作了明确。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加快建立健全项目动态调整和滚动推进机制。根据产业、技术等发展态势,每年滚动引进建设一批具有引导性、先导性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配置资源要素,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

  记者:交通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行作用,请问《规划》中关于交通重大投资项目安排是怎么考虑的?交通重大项目投资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将给浙江交通格局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任忠回答记者提问。

  任忠:“十四五”重大项目规划,共规划245个项目,“十四五”完成投资5.4万亿元,其中交通重大项目60个,基本都是超百亿元的项目,完成投资1.2万亿元,约占总投资近1/4。“十四五”交通重大项目规划投资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处于高峰状态,约占交通总投资的60%;二是高速公路投资仍处于高位运行,约占交通总投资的1/3;三是机场建设投资突飞猛进,虽然总的占比不高,但同“十三五”相比翻了一番,达700多亿元。

  “十四五”综合交通预期有五方面成效。

  一是“轨道上的浙江”基本建成。将建设1800公里铁路、7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标志性的项目如杭州至温州、杭州至台州的高铁建成运行,跨杭州湾的通苏嘉甬铁路、跨海峡的甬舟铁路全面建成。杭州的地铁通车里程超过500公里,进入地铁城市第一方阵。

  二是高速公路加长、加密、加多。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总里程达到6000公里;网络联通性更强,从县县通高速到覆盖10万人口的城镇;出省通道进一步加多,从21个增加到24个,增强浙江的开放度。

  三是浙江的机场群建设进入收获阶段。杭州将形成亿人级空港门户。宁波、温州机场进一步扩能。新增嘉兴机场和丽水机场,全省运输机场从7个增加到9个。

  四是浙江港航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宁波舟山港从大港向世界一流强港迈进,港口吞吐量超1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3500万箱。浙江内河航道网通江达海的优势、潜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五是枢纽上的城市进一步凸现。杭州的二绕、中环全面建成,杭州的西站-东站-萧山机场与中轴快线构建全球、全国有影响力的门户枢纽。

  记者:《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组织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这一次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陆铁回答记者提问。

  陆铁:“十四五”时期,我省组织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引导和鼓励企业进一步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省市县三级联动,每年实施5000项左右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每年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对企业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鼓励企业加大智能装备和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和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建设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

  二是鼓励企业加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发挥新兴产业投资对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围绕我省新兴产业领域技术短板和“卡脖子”问题,实施一批新兴产业领域强链补链项目,加快推进新兴产业提升发展。

  三是引导企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实现清洁生产,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工业经济体系。

  四是引导企业主动应对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企业制造方式及企业形态变革的大趋势,大力发展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共享制造等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

  记者:《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全省重大建设项目作出了总体部署,省发改委是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的牵头部门,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下一步如何来抓项目的落地见效?

  李军: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责任落实。省发展改革委作为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的牵头部门,将规划任务细化到年度项目计划中,比如我们今年已经编制印发了全省“4+1”重大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省“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年度实施计划等。在计划的推进过程中,开展争先创优立功竞赛活动,评选“红旗”项目,通报“蜗牛”项目,切实推动各地加快项目建设实施。

  二是抓项目管理。依托投资在线平台3.0,实现重大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和服务。创新实施省重大项目集中攻关清单机制,集中攻关100个前期重大项目,落实重大项目前期协同机制,突出服务跟着项目走,推进项目审批提速、尽快落地。集中攻关100个建设重大项目,优先保障要素、优先服务协调,着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推进项目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早建成早投产。建立健全定期通报、督查、考核机制。

  三是抓要素保障。优先保障高质量项目的要素资源。资金方面,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企业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各类政府专项资金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十三五”时期,浙江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266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353亿元,发行企业债160只、发行金额1534亿元。土地方面,争取国家和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使用国家预留用地计划指标,落实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优先支持山区26县符合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工业大市大县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30%。能耗方面,积极向国家争取更多用能指标空间,优先保障国家和省级重大平台、重大产业和社会民生等高质量项目。关注一批成长性好、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将来可以成为主要税源的“头部企业”重大项目,完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

  四是抓投资便利化。按照数字化改革总体要求,迭代升级投资在线平台3.0,高质量打造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重大项目全景工作台、央企合作直通车等投资领域多跨场景。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标准地”改革,健全“标准地”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进一步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省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设立实施“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专项融资8000亿元,会同国开行浙江省分行,设立实施“两新一重”和“共同富裕”专项融资1500亿元,其中,为山区26县的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等方面提供专项融资支持。

  (文章来源:浙江发改委)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经过授权并注明来源生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dana@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