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系统开展三七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体系、产品深度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起支撑云南三七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助力三七产业快速发展。
依托昆明理工大学建立的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聚焦云南三七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系统开展以三七为主,包括其他人参属植物的研究。多年来,实验室结合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集成与融合多学科前沿技术,重点开展三七种植、加工、开发等环节的生产技术规范及产品标准研究,共制定三七系列标准37项,其中《三七药材》这一质量标准规范成为我国首个中药材国际标准;系统开展三七栽培基础研究,绘制第一张三七遗传图谱,培育三七新品种,探明三七需肥、需水规律,建立三七专用遮阳网栽培技术,实现三七亩产由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开展三七产地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太阳能节能干燥、清洗降残留、三七总皂苷超声波提取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发三七超细粉、冻干三七饮片等新型产品,带动了三七产地加工产业发展;开展三七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研究,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成功开发三七复方制剂灯银脑通胶囊等4个民族药、血塞通软胶囊等6个新药、三七提取物软胶囊等5个保健食品,产品均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据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崔秀明介绍,近年来,实验室重点对三七地上部分的花与茎叶进行深度开发,并在国内率先制定了中药材地方特色食品标准,解决了三七地上部分难以进入食品领域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了三七应用领域。通过三七标准化与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应用,实现三七专用遮阳网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160万亩,带动三七规范化种植10余万亩,项目近3年新增销售收入64亿元。(云南日报记者季征)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