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2月20日消息:印尼政府允许自由港恢复铜精矿出口,但此举伴随着更高的税款。此举是在自由港面临出口禁令和冶炼厂火灾的情况下作出的。
今年起,印尼实施了禁止铜精矿出口的政策,目的是促进国内加工能力发展,让印尼能够向海外出口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自由港此前在东爪哇省建造了一座年产170万吨铜精矿的冶炼厂,计划于2024年底满负荷运营。然而,2023年10月发生的火灾延误了冶炼厂的建设,使得自由港面临大量堆积的铜精矿库存,并遭遇出口禁令。
印尼矿产资源部长巴利勒?拉哈达利亚表示,经过与总统普拉博沃的讨论,政府决定允许自由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恢复铜精矿出口,但该公司需缴纳更高的出口税款。
巴利勒指出,政府同意对自由港的铜精矿出口实施分阶段放宽措施,且出口税将提高,但未具体说明措施持续的期限。他强调,这一措施是为了解决自由港的库存积压问题,并确保冶炼厂尽快投入生产,避免进一步影响经济和就业。
自由港印尼公司董事长托尼?韦纳斯在与立法者的会议中表示,如果出口活动继续暂停,印尼可能损失40亿美元的政府收入,其中包括出口关税、特许权使用费、股息和公司税。他进一步表示,这一损失可能在当前铜价水平下超过50亿美元。
巴利勒还提到,如果自由港的生产停止,可能导致数万名员工失业,这不仅会影响公司收入,也可能对印尼的国家收入造成损失。因此,确保冶炼厂尽早投入生产成为政府的关键目标。
印尼政府通过恢复自由港铜精矿出口并提高税款,力图在支持经济发展和确保能源资源加工能力之间找到平衡。尽管自由港面临生产和库存压力,这一政策调整为公司提供了恢复出口的机会,同时也带来额外的税收收入。
(文章来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