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药商普遍反映,当前中药材生意不好做,有货难寻买主。自然灾害、疫情并没有带火药市,带来的只是昙花一现的行情。那么,当前药市正面临哪些危机?
一,中药材生产过剩依然严重
近几年在种植药材高收益的诱惑下,不少药农仍坚持药材种植,有的品种种植面积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扩大。如:麦冬,近几年种植户亩收入均在万元以上,药农怎舍得放弃种植。在高价的刺激下,近几年种植面积较大的药材有:三七、白术、白芷、丹参、知母、党参、当归、川芎、泽泻、太子参、前胡、秦艽、覆盆子、吴茱萸、蔓荆子、车前子、栀子、百合、菟丝子、白及、猪苓、胡椒、浙贝母、金丝皇菊、蒲公英、苦地丁、半边莲、瓜蒌、香砂、益智仁,芡实等等。
以上药材都是产大于销,但是,在各主产区药农种植热情仍不减。近几年在扶贫政策的鼓励下,不少地方政府把种植药材作为扶贫项目,为种植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甚至给予资金补贴。一些从来未种植过药材的地方,千亩或万亩药材种植基地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近几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初期难免有盲目性,多数土地流转大户不是种植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而是选择了药材种植,于是上千亩丹参、白芷、草决明、板蓝根等投资少,见效快的药材在大江南北扎根落户。也有的包地大户种植了集绿化、观赏与一体的白芍、牡丹、玫瑰花,菊花等药材。
经过近几年的规模种植,虽然有的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仍有不少土地流转大户以药材种植为主要项目,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由于全国各地药材种植仍在高速发展,未来1-2年内生产过剩依然严重。中药材产大于销的事实,短期内使得药市身陷危机难以自拔,这是当前药市面临的危机之一。
二,多数药材因质量问题需求减少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也好,2020年新版{{中国药典}}也罢,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药材质量,保障药品使用安全有效,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让中医药早日走向世界。
由于中药材种植仍以家庭为单位的千家万户种植为主,种植、管理、采收不规范,在3-5年内仍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流通到市场上的药材来自不同的产区不同的种植户,谁能保证药材质量没问题。但是,用药单位不问这些,只要你采购的药材不合格,就拒之门外。监管部门更不容你辩解,只要抽检的药材不合格,就被列为假药或伪劣药材,没收罚款是最轻的处罚,严重者判刑坐牢。
近几年中药材因质量问题被退货的屡见不鲜,因质量问题被罚款、判刑的也不少。谁也不愿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买不合格的药材,情愿生意不做。因为质量问题,中药材销量明显减少,这也是当前药市正面临的危机。
三,中药汤剂价格虚高,患者多不愿看中医
近两年虽然中药材价格不断下滑,但是,药店或中医院诊所卖出的中药饮片价格高得离谱。例如:笔者因胃病到一药店购买了:法半夏15克/7.2元,折价480元/公斤;党参15克/6元,折价400元/公斤;白术(炒)15克/6.6元,折价440元/公斤;黄芩15克/2.26元,折价150元/公斤;黄连15克/8.4元,折价560元公斤;甘草(炙)30克/3.9元,折价130元公斤;佛手(丝)10克/2元,折价200元/公斤;木香30克/3.72元,折价124元/公斤,鸡内金10克0.5元,折价50元/公斤。
让我们再看看这些药材饮片市场上卖价:旱半夏(未炮制)110元/公斤;党参(过三个筛饮片)46元/公斤;白术饮片20元/公斤;黄芩饮片30元/公斤;黄连饮片125元/公斤;甘草饮片15元/公斤;佛手饮片40元/公斤;木香饮片16元/公斤,鸡内金9元/公斤。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是在药店卖出的价格,医院和诊所卖出的价格更高。看一次中医,少则200元,多则500元,甚至上千元。其实,多数中药材原料价格并不高,到了药店、诊所、中医院卖出的价格高出4-5倍,甚至十几倍。中药汤剂高昂的价格,使得多数患者望而止步。中药汤剂虚高的价格,也是当前药市面临的危机之一。也是中医药难以被患者接受的原因之一,如此,无形中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
中药材生产上要调减种植,只有种植面积减少了,库存才能得到消化。经过几年的调整,供求就会发生变化。重视药材质量应该成为常态化,中药材质量都达到{{药典}}标准了,就不要再为质量问题而提心吊胆。中药汤剂价格合理,让更多的患者能接受,需求量就增加了。只要大家本着向好的方面发展,没有解决不了问题。中药材生产过剩、质量问题,中药汤剂虚高的价格,都是药市面临的现实课题,不容回避和怒对,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才能化危机为商机。
(文章来源:药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