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涨跌榜-生意社

本社首页 > 商品动态 > 正文

中药优质优价:很难

https://www.100ppi.com  2020年08月11日 10:17  赛柏蓝

  药材好,药才好。

  合格的中药,是从产地源头种植出来的,不是靠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出来的。

  以上这两句话,虽然表述形式不同,但意思相同。都是在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很多事情都是先有因后有果。尤其是在中药质量方面,没有合格的药材原料,何来合格的中药产品呢?

  近些年来,关于如何提高中药优质优价的议题,一直都是中医药行业比较突出的热点。但是,热点的东西往往既是行业的难点,好的愿望总是与残酷的现实同在并产生碰撞。

  在本文中,笔者将对目前中医药行业现实中存在关于中药“优质优价”方面的问题做解读,仅供参考。

  难点一:

  “用途广泛”与“属性不同”,造成监管缺失

  中药材在产地源头属于农副产品,并且用途比较广泛,药品生产并非是它的唯一途径。

  譬如,有些药材品种,可以作为家畜家禽的配方饲料,亦可以作为兽用药原料使用。

  有的药材,既可以做化工胶类、食品添加剂、香精、色素提取原料,亦可以进入养生保健使用的药浴、美容养颜以及花果茶原料渠道。

  更多的药材,由于有着醒脑、提神、杀菌、驱虫等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亦被精明的商家拿去用作了枕芯、抱枕、靠垫、家具等填充物料。

  例如一个年销量数万吨级的决明子药材品种,就是因为兼具清肝明目之功效,市场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用量都进入了“儿童沙滩玩具”这个消化渠道,而中药实际使用方面甚至不占该品种的10%。

  从这方面来讲,如果中药生产企业因此出现产品成分含量不够,你就是溯源到产地源头,药农也不会买你的账。因为人家卖的本就是用途广泛的“农副产品”,至于你拿去作何使用,那是你的事情。

  因此,在中医药行业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旦出现中成药或中药饮片质量不合格,总是看到生产企业被监管部门“吊打”,却很少见到中药材产地源头种植端因此被罚或产生连带责任。

  而这种现象,之所以在产地源头造成监管缺失或空白地带,就是因为中药材在种植生产初始阶段与农副产品属性不同所产生的结果。

  难点二:

  中药材在产地集贸市场交易无需对质量负责

  正是由于中药材在产地源头拥有了农副产品属性,所以销售起来也非常方便、自由,是不受约束的。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以及交通运输的便捷,当前我们全国很多中药材道地产区都搭建起了自己的交易平台。

  例如:

  四川绵阳花园镇麦冬产地有自己的麦冬市场;

  重庆石柱县黄水镇有自己的黄连市场;

  甘肃岷县当归产地有自己的“岷县当归城”;

  贵州施秉太子参产地有自己的太子参市场;

  安徽亳州白芍产地有自己的“十九里镇药材一条街”等等……

  在这些中药材产地集贸市场上,因产地、品种之分和淡旺季不同,上货量从数十吨到数百吨不等,生意之火爆、交易量之巨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集贸市场上所有交易的中药材品种质量,商家在购买时都是靠最传统、最原始的眼观、手摸、鼻嗅等直观性状辨别作以取舍,买卖上均以现金交易为主,钱货两讫后也预示着连同对药材质量的责任一并作了交割,至于什么相应成分含量够不够?农残、重金属超不超标?在这里是不存在任何承诺的。

  无论你是专业市场经营商,还是生产企业采购方,只要打算在此采购,就表示你认可了这里的游戏规则。药材质量把握上一半靠平时经验积累,一半只能靠撞大运,货物拉回专业市场或厂里之后,检测合格了算你幸运,不合格只能自认倒霉。

  因为,本来集贸市场销售的药材就是农副产品,出了问题,你再去拿中药有效成分和源头种植方面的质量责任说事,谁会负责呢?

  难点三:

  “好货”未必就能卖出“好价钱”

  按照传统认知观念,在我们社会大众心里,什么叫优质优价?就是质量越好的东西价位就能卖的越高,质量越差的东西价格就会卖的越低。

  但是,在中药材这个特殊商品上,往往事情恰恰有时相反,某些阶段会出现质量很次、很差的药材,由于时机不同,反而越能卖出天价。

  而质量很好的药材,因为出售时机不同,反而卖价越低,甚至价格有时会低到跌破农民种植的成本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举个例子,有些中药材品种,在某年出现种植量减少,或风霜雨雪涝灾旱灾特殊天气,造成这味药材出现大幅度减产,市场又库存量有限,那么,这个品种在需求方面僧多粥少之下,药农惜售,市场商捂盘,这个时候,萝卜快了不洗泥,再差的品质、规格,也会出现向上调价的现象。

  在某些阶段,中药材行情、质量也有“反转”之时,会出现药材质量越好,价格越是便宜的现象,与我们行业提倡的优质优价方向大相径庭。

  譬如,某些年份,由于某些中药材品种遇到种植面积扩张,出现丰收丰产,供大于求的滥市景象。这个时候,无论是产地药农,还是市场商家,在面临货多滞销、行情落价的情况下,便会把商品质量、规格不断地朝上提升,进行仔细拣选清洗、筛灰去泥,对客户提出的苛刻条件也愿意尽量满足,以为货物脱手变现谋求出路。

  而正是由于在当前中药材行情上,经常出现以上这两种正、负两极、甚至是南辕北辙的价格与质量“倒挂”现象,才使我们医药行业所提倡的中药“优质优价”取向曲折不断,并造成很大困惑。

  难点四:

  究竟什么是优质中药

  按照当前行业学术界专家对优质中药商品的解读,那些种质种源纯正、生长在道地产区、种植于GAP规范化基地、生产于正规厂家、并且外包装上均附有产业链完整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溯源码的中药饮片或中成药产品,才应是我们社会大众所追求的“最优质中药产品”。

  另外,也有行业专家指出,真正优质的中药应该是“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的生态农业种植才对,这种不加以人为干扰,还中药材自然生长本来环境,不去喷施化肥农药,不去刻意除虫除草,一切按“原生态、仿野生”的模式种植出来的中药材,才是最好的中药原材料,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中药产品,才符合中药优质优价的特征。

  毫无疑问,以上两种对优质中药或中药材的解读都是正确的。但在当前的中药材行业市场上,优质中药的实际定位却不是这样的,甚至可以说是与此定位方向是矛盾的、相反的。

  因为无论是GAP规范种植基地种植的,或原生态、仿野生自然生长的,这两种种植模式,对农药、化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方面,都是有所限制或禁用的。但如果缺失农药、化学激素的促生长,相应药材的产量及其商品规格等级方面肯定是上不去的。

  譬如喷施膨大素的麦冬药材亩产量可达300公斤上下,不喷施膨大素的麦冬亩产量仅达180公斤左右;栽种时芽苗使用壮根灵蘸根的白术亩产量可高达500—600公斤,不使用壮根灵芽苗蘸根的白术亩产量只能达到400公斤左右,差距相当明显。而药材亩产量的高低、规格等级的大小,又是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的。

  作为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受传统认知观念约束,当前行业市场上,乃至时下我们的中成药生产厂家、中药饮片企业对中药产品优质优价的定位,依然多是以某些中药材的大片、大条、统货、小统、脚料等规格差异来决定中药材价位的高低。

  如此在现实中也就形成了一种矛盾与尴尬,无论是产地,还是市场上,使用那些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种植促生长的药材,不仅在产量上增加,而且由于收获的药材个体膨大,高规格“选装”等级占比率多,就能卖出好价钱。

  而那些靠规范种植的药材,反而因为在种植期间没有大剂量使用农药或激素类肥料,产量、品相、规格上全都丧失了优势,直接给种植户造成经济效益上的损失。

  随着2020版药典(通则)出台33项禁用农药的不得检出标准实施,今后那些具有高毒危害作用的农药,在中药材种植上是不会再使用了,但这不代表一些低毒高效的农药和化肥激素也一起被禁用。

  尤其是那些对中药材种植上具有促生长的壮根灵、叶面肥、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由于不在2020版药典通则(植物类)33项农残“禁用”之列,今后依然会在产地源头种植端被大剂量滥喷滥施,并直接影响到药材内在品质,在未来市场竞争方面,亦会成为与那些中药材GAP规范种植基地,不断打“价格战”的对手和一道很难逾越的障碍。

  由此可见,当前中药“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中药行业的改革之路仍然很漫长。

  (文章来源:赛柏蓝)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经过授权并注明来源生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dana@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