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29日,国新办就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举行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透露,“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以“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为两大抓手,全面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服务能力。
提升服务能力将是重中之重
“中医药发展还存在着优质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中医药特色人才不足、中医药特色优势和价值作用发挥不够、传承创新发展不够,适合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特点的方法学和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体系还不健全,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于文明指出。
因此,“十四五”将重点围绕七大领域,全面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具体来看,将从聚焦疫病防治能力建设、聚焦特色人才培养、聚焦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遵循中医药规律和特点、聚焦开放发展、聚焦体制机制改革等多方面进行。
其中,提升服务能力是重中之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介绍,“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着力推动建立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蒋健表示,突出特色优势,打造中医药服务新高地。实施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启动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推动省域、市域优质中医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建设优势特色明显的中医医院,做强一批中医优势科室,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建设基地队伍,提升中医院应急能力。依托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肺病科、重症医学科等建设。打造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提升中医医院应急与救治能力。
“加强中医馆建设,筑牢中医药服务网底。”蒋健表示,将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并加强内涵建设。此外,蒋健指出,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等,逐步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做到“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
多个重大工程浮出水面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实施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基本明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刘群峰表示,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将按照建高地、补短板、扬优势、促创新目标,覆盖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同时涵盖了国家、省、地市、县各个层级。
“‘十四五’中医药重大工程较以往相比,范围广、力度大、数量多。”刘群峰表示,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三五”翻一番。
具体来看,基建方面,刘群峰介绍,“十四五”将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名医堂工程、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等有关重大工程,还有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等重大单体项目。目前,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已启动。
提升能力方面,刘群峰表示,进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优势专科、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能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岐黄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海外弘扬工程等。
未来中医药的发展还将以科技引领重大项目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表示,“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加快《中华医藏》编纂出版项目实施,推动建设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制定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管理办法,强化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传承和老药工技术、技艺的传承研究。
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也将加强。李昱表示,在中医理论、中药资源、现代中药创制、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慢病以及妇科、皮肤、免疫等优势病种和针灸以及其他非药物疗法等特色疗法,建设10至20个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调创新网络,依托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建设30个左右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打造群众身边的名中医团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表示,“十四五”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完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路径以及健全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方面持续发力,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快提质增效。
卢国慧介绍,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围绕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师承教育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在项目数量、培养人员规模以及在投入上都将大幅增加。
“将评选表彰一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先进典型,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临床教学基地以及名老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重大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卢国慧说。
此外,未来还将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在“十四五”期间,针对基层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大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招收力度,为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培养一批本科学历的中医师。同时,计划再建1000个左右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力争实现县级中医院全覆盖,鼓励中医药专家扎根基层、服务百姓,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名中医团队。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